image.jpg  

在美國看到有關寫筆記本的介紹都比較柔性,抒發情感回憶,這是多年後再一次讀日本式的筆記術。在日本這類howto的書很多是男性寫的,總是與讀書事業成功畫上等號。

我已經寫札記二十年不斷,也有自己的方法。

我最喜歡這本書的方法是 p. 97,長子的素描日記那段的描述,對我的啟發比較多,我還讀給女兒聽,她的中文不好,我一直希望她多學一些,特別帶她來台灣上學。

我有時會想放棄,就讓她回美國上學,但是我還是要堅持,她才會有長足的進步。我要求她每天睡前用中文寫下寫三件事。

這位作者是要求讀國中一年級的兒子每天用鉛筆畫一個素描,第一張是橡皮擦,他自己選擇,畫完後才能上床睡覺。等到一年後,慢慢的越畫越好,再來就畫在素陶上,再由爸爸燒製。

爸爸每天買一朵鮮花給兒子畫,花店的人還以為是送給太太。

這是爸爸認為這是他送給兒子的傳家寶,現在他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,但仍然繼續寫創意馬拉松筆記的習慣。 

 他父母的抗癌日記也很感人,他給生病的父母兩本空白的筆記本,當他們去世後就留下幾本要與子孫分享的想法記錄,還有在父親去世前兩天錄他的聲音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a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